“吸引”城区学生“回流”到乡村学校,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体书声
新型城镇化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县城的学校人数爆满,学位不足;另一方面,乡村却出现了“空壳校”。城镇的“挤”与乡村的“空”形成鲜明对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6年7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文件颁布一年了,各地在学校布局建设、经费保障、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的问题。
从即日起,人民教育微信推出“一体书声”栏目,集中展示各地在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您所在的区域、学校有哪些优秀的经验,欢迎您投稿至905366878@qq.com,包括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等,截止时间为2017年8月20日。我们期待您的来稿。
民小编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对于乡村教育来说压力巨大,教师、生源的大量外流打破了城乡教育固有的格局。
乡村教育可以不是”薄弱“的代名词,乡村教育也可以成为县域教育的亮点。如何才能做到呢?江西戈阳县的做法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近几年,我国整个社会的城镇化处于中高速发展当中,在教育领域集中反映为:乡村生源大量流向城市,打破了城乡教育固有的格局。而这个现象背后是乡村教育的日渐衰弱和城市教育的巨大压力。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决定了未来县域教育的发展方向。
面对这一难题,江西省弋阳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结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立足实际面对当前,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和城市公共服务等,着眼于县域教育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规划:教育发展要满足新型城镇化居民对教育的需求,保证真正需要进城就读的孩子一个也不落;要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办好乡村孩子家门口的学校。
摸清真实需求动力,为决策寻找依据
我们先对全县学校总量、学生分布情况和学生走向、未来5到10年学生规模进行了调研摸底。
县域教育是以基础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学校设置一般是高中(含职业学校)设在县城,初中以乡镇为单位设在中心村(乡镇集镇所在地),小学在村委会、大自然村和偏远自然村设立。
但现状是这样的:县城中,无论小学、初中都人数爆满,学位严重不足,学校建设速度一直落后于百姓需求,可以说建一所满一所。毫不夸张地说,县城学校校校都是大规模、班班都是大班额。大校额的规模校成为学校教学质量和优质校的代名词。反观乡村学校,频频出现“空壳校”、一师一生学校、一师几生学校以及大量不足百人的中心校。乡村学位永远富余、班额过小成为乡村孩子的“特殊待遇”。
弋阳教体局没有将其笼统地归纳为“城镇化”结果,而是对学生进城就读的原因进行了大量调研,通过梳理分析,划分为三类:父母就业随读和进城购房家庭的孩子是一类;第二类是因城区优质教育吸引下的进城就读;第三类是因利益驱动下的诱导进城就读。
摸清了真实的需求动力后,具体的决策、措施就有了依据和立足点。针对三类进城就读的情况,在县政府指导下,教体局联合多部门制订方案,对三类学生进行了分类解决,化解县城学校之“挤”和乡村学校之“空”。
按城镇化进程同步增加学位,确保就近入学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城镇人口增加,城区磁吸效应也自然增强,对教育的需求量增加。为了不让教育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短板,按城镇化进程同步增加学位,保证居民就近入学和划片就读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也是教育应有的职责。
对因家庭购房和父母就业随迁子女进城就读的第一类学生,我们确保他们像户籍所在地的孩子一样就读,这既是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也是县委、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和方便百姓就学的实际需求。
面对这类学生,需要做的大量工作是甄别。为此,弋阳县明确了随迁就读的条件规定,即需提供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及房管局备案。甄别过程涉及了公安、工业园区、市场监督和管理局、税务局、房管局、城管局、工信委、招商局、自来水公司、供电局、镇政府、居委会、教体局等二十多家部门,相关部门出示相关证明,确保身份真实和不落下一名学生。3年来,弋阳县做到了让每一位因家庭购房和随父母就业的学生到城里就读,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防止了投机现象。
提高乡村教育质量,让学生用脚选择
对因追求城区优质教育而进城的第二类学生,弋阳县既没有简单地“阻”,也没有想当然地“疏”,而是站在家长追求优质教育的需求基础上去理解。在规范城区招生的基础上,做好疏阻同步、疏阻互补、疏阻结合。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让弋阳的孩子在家门口接受良好的教育”的工作目标,这对教育支出、教师配备的方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们现在看到城市中的一些所谓的“名校”“名师”,更多的不是自然状态下自我成长形成的,而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育从业人员直接或间接地“打造”出来的;是利用区位优势、政府资源、集聚的“名师”效应和优质家长、学生打造而成的“品牌”。当前,教育行政、家长、社会媒体对教育的评价主要以结果论英雄。这种不考虑“进口”,只考虑“出口”的评价是违背教育科学、均衡发展的。
当务之急,是要尽量减少对“优质名校”的“锦上添花”式投入,学校硬件投入不再做示范校超标准配置,不再做豪华超一流的新学校,而是要让乡村教育重新获得平等的关注。教体局一方面扩大城区学校范围,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减弱“热点学校”的聚焦点。
为了减弱城区学校“热点”追捧,扩大城区学校,把郊区学校纳入城区学校一同招生。对要求进城追求“优质”学校的学生进行随机抽签,抽签确定后即为该生就读学校,不得重新择校(包括县域内所有学校)。另一方面,把乡村学校办成家长认可、理解和参与的学校,这样家长才会用腿做出选择,才不会舍近求远。
乡村学校之所以薄弱原因复杂,但追溯到最后可以归结为:教育设施设备投入不足;师资配置不够、不强;学校管理不规范、学校课程建设缺失、学校办学理念落后和学校文化不深厚等主要方面。
近几年,弋阳县将这些问题的攻克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大乡村学校投入,保证国家、省、市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乡村教育的改造不折不扣地予以落实,同时加大和倾斜县级投入,使乡村学校无论是校建还是教育设备都发生了让老百姓看得到、摸得着的变化;提升和保障乡村教师质量、数量和待遇,从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三个方面予以扶持,“下得去”就是从分配源头确保教师能按要求分配到需要的地方,“留得住”是从教师待遇、生活工作环境方面予以保障,“教得好”是从教师培训、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多样激励、全面监督几方面入手;帮扶乡村学校内涵发展,挖掘乡村文化,结合乡村文明和民俗,从学校文化与历史为基点的学校课程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学校课堂活动建设等具有乡村特色的几个方面来改善乡村学校的“困境”。
从此,乡村学校有了更高更大的发展平台,不再是口头上的“宠儿”,实际中的“弃婴”。通过3年的努力,弋阳县乡村学校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内涵建设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有些乡村中小学在教学质量、学校声誉、办学理念、课程建设、教师能力和教学改革等方面都超越了城区学校。
整治不法利诱,规范教育环境
第三类学生进城,源于信息不对称,被一些家教、托管、辅导和教育内部违规失德人员因利益需求而人为误导,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对此,弋阳县采用的是服务与帮助、打击与治理同步解决的方法。
一方面,由乡村学校向学生客观地宣传本县教育实际,分析利弊,使家长对进城入学有更全面、清晰的认识。
另一方面,出台了《弋阳县规范城区招生方案(义务教育段)》,实施规范招生、就近入学,打击招生中的谋利行为。方案不仅有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的“顶层设计”,也有纪检、公安、房管、人事、建设、城管、街道、自来水、供电、教育等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
制定时立足实际、依据法律法规、充分征求意见、面向社会;实施前广泛宣传、尽可能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并告知全面的方案要求、步骤与程序;实施时公开透明,及时反馈,责任到人,个人无权,建档备查,倒查追责。
对违法违规托管、补课进行整治,尤其是对以进城就读为诱惑的行为进行专项打击。同时,规范招生程序,对违规招生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那些谋利谋私行为无缝可钻、无门可挤,不仅减轻了招生压力,也净化了教育社会生态。
3年下来,分类治理的成效是突出的。
弋阳县城区学校瘦身,学生数不断下降。在入学人数增加的前提下,城区中学人数下降了27.51%,城区小学人数下降了14.09%。城区学校大班额得到有效控制,初中从原来班级人均72人,最大班额逼近90人大关,到现在班级人均低于55人,最大班额不到58人;小学从原来班级人均70.4人,最大班额也同样逼近90人大关,到现在班级人均低于60人,最大班额不到63人。
与此同时,乡村教育发展的势头渐猛。在校学生大幅增加,大量城区就读的学生“回流”,不少乡村学校在两三年时间内学生总数翻倍。这种转变启发我们:乡村教育可以不是薄弱的代名词,乡村教育也可以成为县域教育的亮点。
(作者系江西弋阳县教体局局长)
暑期专辑购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杂志2016年第12期,原标题有改动。
责任编辑 | 冀晓萍
微信编辑 | 杭金亮
推荐阅读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合作请联系905366878@qq.com